Pabo відкриті
[search 0]
більше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Loading …
show series
 
俱舍論383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今日開始講三十七菩提分。覺分即菩提分,覺悟與覺知,一共有三十七種。也稱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內容是佛陀教導眾生修證聖果的步驟與方法,合共七事三十七支。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槃聖果的道路。七事即可分為七科: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一共三十七。「四念住」,即: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四念處亦稱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皆「無常、苦、無我」。亦即持續保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這是總相觀。有總相觀就有別相觀,就個別而言,四念處,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把念頭安住在無常、苦、…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6第十六頌:「惡劣之主僕,彼此互衰敗,注水於新陶,二者皆失壞。」當領導者、主管,應該多留意下屬的身心狀態,如果發現異樣,便應想想辦法如何去輔導他,這樣才會令他逐漸進步。若果不是這樣,領導者、主管不照顧底下屬;下屬也不去輔助主管,這樣彼此互相傷害,品性都不好,事情當然不能達成。因為事情不能達成之故,因此不論是領導者或下屬,不但大家都得不到利益,並且會互相衰敗。後面是 貢唐大師舉的例子,新的陶器,用陶泥捏好後,應當在窰裡用火燒,之後就會變得很堅硬,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器皿,才能夠盛水;如果陶泥才剛剛捏好,還沒有放到窰裡燒,就馬上把水倒進去,陶泥土因為滲水源故,慢慢地溶解而崩壞了,崩掉之後,陶器壞了,水也流失了,當然兩邊都壞掉。一般世間的工作的情況是:如果兩邊的品性都非常高雅善良,事情…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5第十五頌:「高尚之主民,福樂互增長,海洋與河流,循環成助伴。」地位權勢愈高,更須要有高雅行為,高雅的行為非常重要,尤其是地位權勢愈高的話,若沒有高尚的行為是不行的。高尚之主以及人民,「主」是指統治者及官員,「民」是指老百姓。如果統治者及官員品性端正,老百姓也有高雅的行為,如此,老百姓向官員提供良好的意見,讓他在施政上好好的改進。官員本身亦有高尚之心,且對老百姓有愛護之情, 接納老百姓的建議,讓自己的施政更加進步。因此兩方面都會得到很大的幫助,所以「福樂互增長」。後面是貢唐大師的比喻:「海洋與河流,循環成助伴」。河流的水不斷的流,最後流到大海裡。因為永遠有水流入大海,大海的水就很多,所以大海的水永遠不會乾掉。河裡的水一直流到大海裡,河裡的水豈不是乾了?不會的,因為不斷地會下大雨…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82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應知一切道 略說唯有四謂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廣泛地說,道的差別很多。世出世中,見道修道等。不管出世間的道、世間的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有漏道、無漏道等等,總括下來,一切的道只有四種。那四種呢?「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即是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這四個道。正在斷煩惱的那個道,是「無間道」。無間道之前,是「加行道」。而「解脫道」是斷掉煩惱,得到擇滅無為的那個「得」,也就是緊貼著「無間道」之後的一剎那,便是「解脫道」。所以,「解脫道」是把所要斷的煩惱障斷掉,最初生的那個道是「解脫道」。解脫道之後再往前邁進。除前面三個道之外,其餘的道,一個一個往上進的,即解脫道之後,再往上進是勝進道。安立這四個道,可以把一切道都包在裡邊。道是通達涅槃的路、得。所以…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4第十四頌:「大船飾海洋,明月飾虛空,智者飾教法,雄鋒飾軍眾。」「大船飾海洋」,這是大海上來來往往的大船,可以當作海洋的裝飾。海洋廣大無邊,原本海面上什麼都沒有,看起不怎麼美麗。可是在廣大無邊的海洋上面有各式各樣的帆船,因為古時的船都以帆作推動,而帆船上面有很大的旗帆,看起來很漂亮,使海也很漂亮,因此有大旗帆的大船可以當作海洋的裝飾。「明月飾虛空」,而明月,亦可作以天空的裝飾。抬頭看上天空,看見月亮時,我們都會覺得這月亮非常美麗, 可以當作天空的裝飾,令天空就非常賞心悅目。同樣地,佛陀的聖教中,以什麼作為裝飾呢?佛教以智者,能夠妥善講解佛陀教法中,善惡取捨之法義,能教導眾生,使令他們明白,這些智者,才可以當作佛陀聖教中的裝飾。由於有他們之故,佛陀的聖教就非常莊嚴莊麗。「雄鋒飾軍…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3第十三頌:「河流功德水,日月共明燈,聖賢共頂飾,正法共甘露。」第十三偈是談到正法,不論何人,皆可以學習。所以,正法不是某人可學,另一人不可學,而是大家都可以學、應該學。「河流功德水」,例如八功德水,清淨、甘甜、清澈、沒有污垢,是大家都可以享用的水,沒有說誰可以享用,誰不可以享用。「日月共明燈」,就好像太陽和月亮,一個在白晝,一個在晚上,這兩個能夠照亮一切,不會說太陽與月亮只照亮這個地方,不照亮那個地方,就像明燈一樣,大家都可以依賴於他。「聖賢共頂飾」,同樣地,大家都可以把聖賢當作頂嚴,非常恭敬,同時大家都可以跟他學習,沒有說這個人可以跟他學,別人不可以跟他學,沒有這種情況。「正法共甘露」,佛法本身對大家都有很大幫助,沒有說誰可以學,誰不可以學。大家學了都有幫助,都會令自己有提…
  continue reading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三)愛緣起支定覺法師古印度當時,有很多不同的見解,各外道皆妄執各自的見解如瞎子摸象。所以佛教建立緣起正理,糾正他們對真理的錯誤執著。並依十二緣起中的愛緣起支,建立三世緣起正理。佛教的緣起正理,否認「自我靈魂」的存在,但佛教並不否認生命的相續,業果的循環的確是有。並依過去愛、取緣起支(無明緣起支),來熏習過去的有緣起支(行緣起支),來建立第一重過、現生緣起。同理,我們依現在的無明緣起支(愛、取緣起支),來引出現在的行緣起支(有緣起支),來建立第二重現、未生緣起。所以外道的「常」,及外道的無因論者,抹煞一切因果的關係,同樣不正確。外道所說的自性等,是常住不變的法,常住不變的東西,又怎可變突然變化為諸法的因呢?如吠檀多哲學的「實我」論,主張梵我 為宇宙的實體。梵即我,我即…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2第十二頌:「事若力不及,唆亦不宜行,不知浮游者,縱催豈入水。」前一頌是講,我們做事要有持久心、長遠心,只要經過長久時間的持續,事情才可成辦。至於第十二頌則是說,我們做事之前,要先仔細分析自己的能力是否可做得到。「事若力不及,唆亦不宜行」當我們能力不足,或者經驗不足時。也就是,在做事情之前,要先衡量自己的經驗、能力,才決定能否進行。假設推斷自己的能力不足,經驗不足時。在這種情況下,「唆亦不宜行」,唆是指別人慫恿,別人慫恿也千萬不可以去做。因為鹵鹵莽莽去做的話,也許,將來自己會吃虧,因為能力不夠,又沒有經驗,之後沒辦法達成,但之前又說自己可以做,等於是欺騙對方。如果事前先清楚明白自己的能力,這些毛病就不會發生。貢唐大師「不知浮游者,縱催豈入水」。知道自己不懂得游泳渡河的人,就算是…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81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加行根滅定 解脫故成七 此事別唯六 三道各二故俱由得滅定 餘名慧解脫總括來說,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這七種聖人只是一有學、無學之別。那依什麼來安立七個?「加行根滅定,解脫故成七」根據加行、根、滅定、解脫這四個條件來安立七聖者。依「加行異」,加行的不同,安立兩種聖者,隨信行、隨法行。加行的時候,一種是聽別人的法教而做的,另一種是自己學法,依法決擇而做的。隨信行是鈍根,隨法行是利根。依「根機異」,根機的不同,立信解、見至兩種。隨信行,進入修道的時候是信解,隨法行到修道的時候是見至。再立一個「滅定」,阿羅漢或者不還果,得滅盡定的時候安立為身證。最後依「解脫異」,立後二聖。解脫的不同,立後面的慧解脫、俱解脫兩種聖者。以無漏慧把煩惱…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1第十一頌:「大事久時成,躁進不究竟,大河緩流遠,猛浪遙不行。」就世間的大事而言,不論是世俗上的大事、佛法上的修持,總之,做大事一定要有持久心、長遠心,知道要花很長久的時間才會有成果出現。所以精進要有久遠想,不是說我現在做了,馬上就有成果出現。做了馬上有成果,這不太可能。即使是世俗中的小事,也不是說做了就馬上有成果,很多時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有效果。所以大的事情更不用說了,要更加長久的時間。所以內心要有這種想法:「我要花長久的時間去做,而不是說做了馬上要有效果。沒有效果我就不做,這樣是不行的。」所以貢唐大師:「大事久時成,躁進不究竟。」接著又是一個比喻,「大河緩流遠,猛浪遙不行」。大河流本身流動得很緩慢,可是它流得非常遠。相反,猛浪搖動的水,不會行到很遙遠的地方。大的海浪是一…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10第十頌: 「精進無間斷,漸成事皆辦,大河悠緩流,繞行地廣寬。」 如果要達成遠大的目標,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內心應該生起:「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就算遇到何種困難,我會要克服它。」當我們的內心生起「我一定能達成的堅強勇氣,不管遇到怎樣的辛苦困難,都不能把我擊敗。因此,不論遇到多麼困難的事,我一定努力克服。」經常有這種想法,並使這想法形成習慣後,不論什麼事,都能達成。當然,除了勇氣之外,當然也要有大精進去克服這事情。 假使做事情的態度是「兩天捕魚三天曬網」,便不會有什麼成效。 第十頌是持續的精進。精進本身要不斷地持續,精進必定是長久性的,具備精進心,任何事皆可達成。例如河流慢慢地流動,所流過的區域就非常地廣,亦非常遠,甚至能流到海裡。《薩迦格言》裡面也談到:「精進聰明者,無…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9第九頌: 「能荷難行擔,凡事不艱難,潛入水中者,雨落無妨害。」 不管進行任何事情,依願而行非常重要。當已經發願要做某些事情,我們便要生起難行能行的決心,要挑得起重擔,縱然有各種難關都要努力完成。例如已經潛入到水中的人, 就算天空降下大雨,也沒有任何妨礙。 所以做事時,內心首先要有「我一定要完成它。」的意志,並以強烈堅毅、勇氣來承擔。在這種情況下去進行事情,便會容易成功,否則要達成就會很困難。所以,即使遇到困難、再辛苦,都不能被打敗,要克服種種困難。 假若於一開始時,內心已經想:「我的能力不可能做到吧?」或者內心搖擺不定。這種人做事情做了,稍微遇到一點逆緣、困難,便會馬上放棄了。 我們常常聽人說:「我希望......、我要......、我會......」但忘卻了這已經是對生命的…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8第八頌: 「求學起步難,無意衰損易,水滴聚滿難,灑落頓失遺。」 當自己學習別人的優點、他人的才華時,因為不習慣,所以剛開始會覺得非常困難,而且,學習之後,又要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所以要把學過的部分不斷地復習。若不這樣做,學過的部分很容易衰損掉。所以剛開始學很困難,之後也不容易,因為要不斷提醒自己,要有這樣的正知,若無正知,便很容易衰損。貢唐大師用一個比喻,就是一點一滴地,把水缸裝滿,是非常花時間,非常困難,可是我要把它倒掉,一下子就可以倒光了。 這情況一樣,所以我們學習到的學問、才華、能力,應當在不斷憶念與正知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練習,假設不重複練習的話,便很容易就衰損掉。「求學起步難,無意衰損易」這裡是談憶念與正知,亦即在正知的情況下,要經常回憶、復習。若不齊備正知…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80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練根無學位 九無間解脫久習故學一 無漏依人三 無學依九地 有學但依六捨果勝果道 唯得果道故「練根無學位,九無間解脫」練根在無學道的時候,有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意思是,在無學的時候練根,假使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等等,要一個一個練上去,每轉一個,要經歷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為什麼?因為無始以來,都是鈍根,所以到阿羅漢果位時還是鈍根,練根要加功用行,要九個無間道、九個解脫道。所以這些鈍根阿羅漢練根的時候,每轉一根,便要經歷九個無間、九個解脫道才轉一個種姓,如果要轉五個種姓,便要經歷四十五個無間道、四十五個解脫道。。「久習故學一」。這個「久習」不是指因為他們要修很長時間,而是一個種姓的稱呼。因為在有學道、無學道的時候,他們都是兩個道所成堅…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7第七頌: 「壞人四處轉,聚集惡類屬,深淵地裂水,引領渣泥污。」 第七頌所先說的內容,主要是,我們一定要遠離惡友、遠離惡知識。 「壞人四處轉」,這裡的壞人,就是指惡友、惡知識。惡友、惡知識他們不論去到什麼地方,他們只會「聚集惡類屬」。他們只會看見别人的缺點、充滿指責,推卸責任等不好的性質,如果我們時常跟他們一起,便會沾染了他們的習慣、見解。漸漸,我們亦會只會看見别人的缺點、充滿指責,推卸責任等惡性,亦漸漸充滿著各種缺點。有點像我們經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這一偈頌的比喻是「深淵地裂水,引領渣泥污」,就好像地裂開一裂縫,水流進入就會帶來很多泥巴、污垢。又或者這樣解釋,壞人四面八方走,不論他到什麼地方去,當我們接觸到他的時候, 「聚集惡類屬」是指我們,所以我們只會聚集很多的…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6第六頌: 「具備正理智,吸取他才識,草原潔淨水,潺潺取花朵。」 「正」是正直、「理」是道理、「智」是智慧,具備懂得分别善惡好壞的能力。這樣的一個正直且聰明的人,就具有智慧去學習別人的優點。相反,假如別人明明具有許多的才德,而我因為不喜歡那個人,那麼我就不會認為那是好的才華、好的能力,不喜歡這些才德、才華,也就不會去模仿、學習,這也就正正表示我們的內心不正直。所以,首先要內心正直,內心安住在正直上面,其次要明白道理、具有分辨好壞善惡之聰明能力,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學習、吸取別人的才華。 前兩句是貢唐大師的主張,後兩句就用一個比喻:「草原潔淨水,潺潺取花朵」例如在草原中間有一條小小河流緩慢地流動,發出潺潺的水聲。由於河水會通過它四周的花朵,把左右的花朵滋潤。大家都曾去過草原,草原…
  continue reading
 
十二緣起 (四十二)愛緣起支定覺法師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 亦常為因性。 說到最初「潤澤」,就是指與⾃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的「習氣」,最初潤澤就說明是「愛緣起⽀」,然後一直發展成是強⽽有⼒,決定有下一生,出⽣後有的這種情況。所以,最初去潤澤業習氣的就是在⼗⼆緣起第八⽀愛⽀。它是如何去潤澤業習氣呢︖就是藉由去耽著與⾃非同⼀重緣起所攝的三受隨⼀,藉由這樣來潤澤業習氣。⼀般來說貪欲與愛同義。而愛緣起⽀可以分為欲愛、怖畏愛以及後有愛這三種。欲愛就是欲求能夠獲得快樂之貪欲;怖畏愛是欲求能夠遠離苦之貪欲;後有愛是貪著異熟蘊之貪欲。這裡說的「貪著異熟蘊」所指的是來世「異熟蘊」。因為是來世的異熟蘊,所以,可以肯定是「後有」,對於貪著「後有」的貪欲。在三世的十二因緣中,以「諸法互為因果」,來說…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5第五頌: 「小溪無能涉,大海豈能渡,良規不能知,法性焉能悟。」 第五頌是第四頌是聽聞兩個規矩的開展,在兩個規矩當中,先講世間的規矩,之後才宣說出世間法的規矩。那為何要把世俗規矩的內容放在前面講,其原因即是第五頌的內容: 「小溪無能涉,大海豈能渡,良規不能知,法性焉能悟。」 若連一個小小的溪流都不能游過去,那麼,他怎能游過大海呢?能過渡大海便更加不可能。同樣地,如果連世俗之中高雅的行為也都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說要修佛法、出離三界六度痛苦,乃至要成佛,那當然是不可能。「法性」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甚深微妙。連世俗高雅的行為都辦不到,這樣愚昧無知之人,卻說要修持佛法,我要證悟空性,乃至甚深微妙的諸法實相,又那有可能呢? 所以,貢唐大師這首偈的意思是說,首先應該把世俗之中高雅的、大家…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之前所說阿羅漢的六個種姓,皆是從是從異生、有學階段而來的。因為異生、有學有六個種姓,所以他們成就阿羅漢的時候,也有這六個種姓。「練根非見道」在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因為見道的時候非常速疾,見道的時候跟法輪一樣的,前十五剎那與後一剎那,中間一個插針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無法起練根加行。練根要用功加行,但見道的時候,中間一剎那也沒機會停,插也插不進去。沒有加行怎麼練根呢?所以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的。「應知退有三」有三種退:一是已得退,已經得到失掉,這是真的退。二是未得退,沒有得到那些功德也叫退,這不是真的退。三是受用退,這個功德現前的時候,其他功德隱在裡邊,這叫受用退。功德的功能沒有顯出來。受用…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4第三頌就是鼓勵聽聞,鼓勵具有智慧的人好好地聽聞。 「染香潔淨水,供養或洗滌,灑水皆良妙,格言遍莊嚴。」 「染香潔淨水」把潔淨的水加上了紅花、檀香等,就成為可當作為供養三寶的香水、如八供中的頭兩杯供水,我們一般都會加上紅花。加上紅花的淨水亦當作灑淨的水。不管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同樣道理,現在貢唐大師要講的「格言」,不管誰來聽都很適合。不管只是為了暫時的安樂,或為了究竟的安樂,只要有這樣的追求者,都可以來聽聞、學習。 正如加了紅花等做成的香水,這種淨水用途非常廣泛,可當作供養水、濯足水、灑淨水…,應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與此比喻一樣,在兩個規矩方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講解,這個論典本身的運用亦非常廣泛,只要是追求世間的安樂、出世間的安樂,任何人士來聽聞都非常好。 第四頌: …
  continue reading
 
《水論》 003昨天的第一頌是恭敬讚嘆,今日是第二頌稱為「立誓頌」。「離污濁淨水,息眾生躁熱,新格言甘露,慰藉聰慧者。」 「離污濁淨水」,已離開污垢以及混濁的清澈的淨水,因為這水很乾淨、清澈,就能使眾生的熱惱能夠止息。這也是一個比喻,用能令眾生熱惱止息的淨水,來比喻貢唐大師他即將要講說的格言,這些新的格言就像甘露一樣,能令聰慧者得到離開各種的痛苦,得到休息的機會。 所謂「新的格言」,就是貢唐大師即將正確無誤地,把世、出世的兩個善惡取捨道理講解出來。這個正確無誤的內容,再用一個具體的比喻,就是「甘露」,傳說人喝了甘露之後,什麼疾病都就能治好。同樣道理,現在這個新格言的甘露,能使聰明的人離開各種痛苦憂惱,得到心性的休息。 「新的格言」就是以前沒有的,在暫時的安樂、究竟安樂兩方面,透過這個新格言,…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8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四從種性退 五從果非先這六種種姓,有的是本來就是那個種姓,也有的是後來練根,慢慢轉到利根。這兩種都有可能。練根是指修行者在加行位中,調練其根性,使根性成為勝根。與轉根、增進根同義。即藉由道力,令根相續捨下而得中、捨中而得上,漸次增勝,稱為練根。所以練根只是往上練,不會往下練根而練到退法的,所以退法阿羅漢這個種姓,必定是先有的。思法、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等五個,有先得,亦有後得。意思是有的本來是思法阿羅漢種姓,那是先有的。亦有的是從退法阿羅漢開始,一直練根練上去成就思法阿羅漢。乃至思法阿羅漢再練上去,練到護法阿羅漢。護法阿羅漢再練成安住阿羅漢。安住阿羅漢再練成堪達阿羅漢。堪達阿羅漢再練成不動阿羅漢。先有或後面才練根,兩種都可以有…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7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於阿羅漢果位中,亦有六種差別,所以說:「阿羅漢有六,謂退至不動」之前我們亦有提到有六種阿羅漢,而六種阿羅漢的意思,是有六種「根性」不一樣的阿羅漢。前面說「不動阿羅漢」是其中一種,他們是根性最利的阿羅漢果,證得盡智後,能生起無生智。所以,「不動阿羅漢」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來到,他們都不會退轉,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心行自在,不為一切煩惱所退轉,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他們都不會再退轉,是最利根的阿羅漢。而另外五種阿羅漢的差別是: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再加上不動,便是六種。第一,「退法阿羅漢」,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一旦遇上退轉的因緣,便會忽然生起修惑,那便退失所得之果,如遭遇疾病…
  continue reading
 
十二緣起 (四十一)愛緣起支定覺法師第七愛緣起支,由有彼三受隨⼀之愛著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第八⽀愛緣起支就是要說明,⼗⼆緣起⽀當中的愛⽀緣起。從它的體性來說,就如同下⾯說到: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與彼(三受隨⼀)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緣起⽀當中第八⽀愛緣起⽀來說,它也是作為最初潤澤業而成習氣(能投生的識)。也就是⼀開始由無明為「等起」⽽造業,也就是到了「⾏緣起⽀」。剛行業滅了之後,在意識之上,留下習氣,這就到了第三⽀識緣起⽀。最初能夠對於在意識之上的習氣留下潤澤的,就是「愛緣起」。所以,在此處所說的第八⽀愛緣起支,它能夠作為最初潤澤意識之上的習氣。除此以外,還有如同在此處說到:它能夠領納與⾃「非同⼀重緣起」,即不是同⼀…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6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無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呢?「三依欲後三」沙門果一共有四個,前三個果必是依欲界身,而第四果阿羅漢果通三界身,所以三界的身都可以證得。所以,「三依欲後三」,直接回答「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必定依欲界得,所以稱為「三依欲」。最後極果阿羅漢果,三界都可以證得,所以說「後三」。前二果,即預流果跟一來果,欲界的九品修惑沒有斷掉,所以他們肯定還在欲界內,沒有超出欲界,那他們當然不能依上界的身來證這兩個果,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第三果有些不一樣。如果那第三果聖者是先把初禪以上的定得到,然後再見道。這樣子的人,為什麼不是色界的身來得第三果?「由上無見道」因為見道決定在欲界,上二界沒有見道,所…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在傳統的古印度,人們認為大梵天王是最清淨。但是佛教認為,佛才是與無上梵德相應。與最高的梵德相應的是佛,大梵天王只不過是相對比下邊的人清淨一些。欲界有男女之相,有男女的淫欲等等,而大梵天王是沒有的,所謂梵天主要是離開男女那些不淨的行為,所以便稱梵。梵天只不過是相對有一點梵的德相,真正的功德還是遠遠不夠,真正達到梵德圓滿,那就是佛。「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所以只有佛世尊是真正的梵王。梵是清淨的意思,所以梵輪直接是指「清淨輪」,「清淨輪」唯真梵王所轉,這是清淨的道,斷煩惱的道。這個道是無漏道,無漏道的本質是沙門性。因為無漏道是見道、修道、無學道。所以沙門性,通見道無漏道、修道無漏道、無學道無漏道三個道。「於中唯見道…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沙門的本意也是婆羅門,佛教本身也並不排斥這個名字。但佛教認為他們這個婆羅門是不夠格,名不副實,因為佛教認為真正的婆羅門要有沙門性,不論沙門或是婆羅門,都要通向無漏道。前面講到淨道沙門性,真沙門性是淨道,我們現在不是真沙門,但正向著真的沙門性修持上去的,是因上的沙門。真正的沙門性是淨道,經裡邊也稱他們為婆羅門。所謂婆羅門,又稱淨志。淨志,清除煩惱,清淨志向的意思,跟前面的勤息意思是相通的,真正的婆羅門也是要斷煩惱的。佛教從始到終都是斷煩惱,離開斷煩惱,便不是佛教,是外道。所以,如果婆羅門教沒有無漏道,又怎麼稱婆羅門呢?相反,在佛教裡具有沙門性的,也稱作「梵輪婆羅門」…
  continue reading
 
俱舍論373 (分別賢聖品第六)定覺法師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以世俗的有漏道,可以斷欲界六品修惑、九品修惑,待見道時得二果一來、三果不還。沙門果唯以無漏性,那麼以有漏道得的果怎麼也叫沙門果呢?這有兩個原因。首先,雖然是用有漏道斷,有見道所得的擇滅無漏得於中相雜,亦即是果體中有無漏得,所以云「聖所得雜故」。其次,中間兩個果不論是用有漏道還是無漏道去證,有漏、無漏的離系得都有,因為它有「無漏」的離系得在裡邊,所以說「無漏得持故」。由這兩個原因,中間二果也叫沙門果。在根品中有一句「七八九中二」,意思是證二、三果,可以是七根、八根、九根得而獲得。此二果者均可依七根獲得,他們認為上界細微、下界粗大,所以修寂止禪修較多,依靠信等五根、意根、未至定所攝的捨受…
  continue reading
 
十二緣起 (三十九)受緣起支上一課我們提到,名色緣起支、六入緣起支、觸緣起支、受緣起支,在某種意義上此是相違的,因為在觀待一事之因果上,二者則是相違。因為如果彼已成為某一法之因,便不會同時是某一法之果。如已成為蘋果之因,則無法成為此蘋果之果。同樣地,若已成為蘋果時,亦無法同時成為此蘋果之因。以蘋果之因與果,非同一刹那故。但有些論師認為,觸心所跟受心所是同時起、同時生的。怎同時生起呢?他們這一些論師看法是,觸心所跟受兩個法同時存在,但同時它們有因果關係,一個是因,一個果。但既然是因果,應該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不能同時,所以一般都認為觸是因,受是果,觸與受不能在同一個時間發生,因為在一個心裡邊,同類心所能俱時存在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受可以領納對境,因而生起苦、樂、捨等心理反應。於受心所生起同時…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Короткий довідни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