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Right відкриті
[search 0]
більше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1
忽左忽右

JustPod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Щотижня+
 
「忽左忽右」是一档文化沙龙类播客节目,试图为中文播客听众提供基于经验视角的话题和内容。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曾荣获苹果播客2019年度播客。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十分钟历史课

一笑而过影音工作室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Щомісяця
 
十分钟,轻松历史时间。 每天一个知识点,快速补充历史知识。 每天早上7点更新一集,持续更新。 栏目专用QQ:3487860978。欢迎投稿及栏目合作 本节目由一笑而过影音工作室出品。转载请联系出品人。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 导语 - 自2022年爆发以来,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在战报之外,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社会情况如何?在过去的一年内,公爵和汪伦宇分别探访了俄乌多地,看到了许多战场之外的故事,听到了许多普通人的声音。中亚劳工、电诈基地、政治腐败,战争下的乌克兰城市出现怎样的新常态?川普重新上台,俄乌再现和谈可能,乌克兰民众和军人如何看待外部局势?在俄罗斯,意识形态签证吸引了什么样的西方来客?深入乡村腹地,宗教、道德、民族主义压力下的人们如何在战争中生活?请听本期嘉宾公爵和汪伦宇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公爵,自由撰稿人 汪伦宇,前媒体人 - 时间轴 - 03:17 基辅见闻:记者群解散,向导忙揽客 11:24 “比起阿塞拜疆,哈尔科夫就是天堂…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哪吒从哪里来?哪吒形象早至北凉时代就在中国出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神话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起源,文字清晰指引着南亚的方向。而故事远未结束,依循着“莲花”的元素,历史学家在千里之外的古埃及发现了哪吒的“前身”,金字塔、两河流域和印度半岛,旧大陆的文化联系被哪吒的形象所揭示。哪吒如何从一位“舶来神”逐渐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君子爱莲,莲花形象为何却在中国印章系统中缺失?请听本期嘉宾杨斌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斌,香港城市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作《全球史的九柱香》 - 时间轴 - 02:03 从澳门到台湾:盛行于华南的哪吒信仰 08:38 由印度入华的三太子:从面目狰狞的护法神将到白净粉嫩的驱疫童子 18:15 莲…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意乙第18轮,罗马诺·墨索里尼为主队斯塔比亚打进一球,并获得该轮意乙联赛最佳球员。作为墨索里尼的曾孙,这一场景再次让人们想起百年前意大利足球与极端政治思潮共振的时代。回到上世纪初,都灵、米兰等俱乐部因何理念转而分家?极端化政治与“大一统”思想如何影响了意大利足球的职业化进程?二战后,纠葛中的黑手党、政治家、大家族以及意大利足球怎样随社会经历大起大落?请听莫空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hualu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律博士(J.D.),翻转体育主播 莫空,足球媒体人(B站:莫空de) - 时间轴 - 00:28 从墨索里尼曾孙进球谈起:家族的政治影响延续至今 07:09 北强南弱:意大利足球地理格局 09:17 国际米兰与AC米兰分家出走 15:56 维亚雷乔宪章后…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什么是南洋?是马华文学里潮湿、繁复、家国与族群持续变化的森林和岛屿,或是远溯至下西洋时代,随船官员笔记中记载的飞头与虎怪传说之地。历史书写无法被浓雾遮掩,新的南洋史在墓碑、游神与抗争中缓缓走来。脱胎于潮汕民俗,政府与华人社群如何在互动中建构了新山游神的新秩序?解剖一场社会事件,边佳兰的乡间华人社会为何充满特殊?抗日、火灾和暴动,三个民族患难与共的一夜,种族冲突怎样终结一个时代?请听本期嘉宾莫家浩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莫家浩,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新作《臆造南洋》 - 时间轴 - 05:19 潮汕游神赛会传统在新山的重构 08:47 南洋华人移民的地域来源与分布谱系 14:35 日据时…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2024年11月17日,在宣布胜选十天后,美国当选总统川普现身UFC309赛事,在观众山呼海啸中出场,如同一场“登基”大典的预演。当选总统现身格斗赛场、从业者升任联邦高官,格斗运动为何在美国政坛汇集大能量?从白大拿的加入说起,追溯UFC发展史,为何川普会成为“关键先生”?再提乔·罗根,如何透过格斗运动气质看媒体、科技界的政治转向?请听资深MMA经纪人汪乐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hualu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律博士(J.D.),翻转体育主播 汪乐,MMA经纪人 - 时间轴 - 03:42 在八角笼中预演的川普“登基”大典 05:30 Tulsi Gabbard与张伟丽:从助力签证到线下“约架” 13:56 汪乐的白大拿印象:实干家和性情中人 16:09 UFC发…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寻根”是家史写作抹不开的底色,“根”让人们找到方向、得到慰藉,“根”还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基本点。严锋在家史中寻匿祖父的大上海故事,探寻父亲的革命理想源流,更重要的是,寻根也在寻找自己生活的力量:乡间散步听父亲畅谈革命理想,黄昏时与父亲起飞亲手制作的航模,家史在片段中内生着意义。为什么说寻根文学有着全球化的起源?互联网时代,普通人如何呈现家史?面对尘封的往事,家史写作该如何处理灰色地带的记忆?请听严锋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 时间轴 - 03:15 赛博破冰唤起BBS时代地球村记忆 09:30 寻根文学的全球化起源 17:45 严锋回忆父亲:军阀家庭里的理想主义者 36:00 乡间散…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新年伊始,一则中国演员被贩卖至泰缅边境园区的新闻,再次让“东南亚恐惧症”的社会情绪在舆论中浮现。自上世纪中叶,上缅甸高地呈现出的奇特政治景观便被人类学家所关注,混乱、逃避、无政府主义成为“赞米亚”的关键词。而知识生产与现实总会有所差距,如何借助“赞米亚”的视角理解电诈园区的形成?“妙瓦底”所在的缅东地区和缅北社会有何不同?请听伍勤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伍勤,写作者,关注全球社会运动 - 时间轴- 04:45 在泰缅边境关注「逃避统治的基础设施」 07:00 湄索往事:革命运动和来自中心大陆的流亡者 15:30 是战区也是园区:「妙瓦底,遍地黄金」 25:15 缅北整治电诈,缅东渔翁得利 34:45 电诈园区的「低…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总统川普回来了,他对美国化石能源“支配地位”的狂热也回来了,但这对能源从业者和全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格陵兰、加拿大、巴拿马,川普还未就任就四处开炮,意图何在?川普和新内阁就任在即,“财神爷”和“土地爷”为什么会影响美国能源格局?在这些看似“抽象”的政策表象之下,川普能用能源政策达成哪些战略目标?周小康在持续观察。本期节目请听康神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 - 时间轴- 01:45 “51州”论调扰动美加,格陵兰问题波及欧盟 07:00 川普新任期可能让巴拿马运河“堵上加堵” 11:45 “财神爷”贝森特:对冲基金出身,索罗斯老友 14:00 3+3+3政策:减赤字,保增长,还挖石油? 18:30 新老…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作为世纪初加入《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恺的职业生涯曾与各类灾难打过许多照面。汶川地震、伊春空难、灭门案、砍手党……灾难常令人不知所措,但新闻断裂的地方,正是个体感受生长的地方。走出新闻,王恺关注美食、茶文化,也在个人经历中观察僧道百态,体会生命故事。请听王恺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王恺,《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著有《地球上的陌生人》。 - 时间轴 - 03:00 从新闻纸到铜版纸:杂志人眼里的技术变革 08:45 仓促的北川历险与事后PTSD 14:15 「新闻断裂的地方,个体感受就生长起来」 20:30 灾后百态:异象、火锅和狗的哀鸣 34:00「砍手党」和桂林米粉店的同乡故事 42:45 民国世家饮食传统和近…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从伦敦到香港再到大陆,各大拍卖场都曾流传着“一号先生”张宗宪的故事。生于上海,发迹于香港,这位在中国拍卖界享有教父地位的张宗宪先生,其人生轨迹牵涉着许多大小传奇。动荡年代只身前往香港,哪三位贵人将张宗宪逐步托举承业?偶然事件引发蝴蝶效应,古董的鉴赏品味如何被关键人物塑造和引领?为收藏家分类,为什么说张宗宪是一个纯正的生意人?请听郑诗亮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由「红色火箭」赞助播出。点击链接跳转后即可领取红包。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 时间轴 - 08:30 青年张宗宪:古董家学,流连舞厅,脚底抹油 18:45 南北分立:古董业跟随民国金融家们南下 24:0…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一九二四年,在筹备了仅五个月之后,黄埔军校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创建成立。这所闻名中外,并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笔墨的学校,其最初的诞生和筹备并非一帆风顺。后世心目中熠熠生辉的将帅摇篮,彼时正和国家的命运同步脉搏。这一年,奉军与直系在山海关鏖战正酣,冯玉祥在北京的政变赶走了北洋最后一位大总统,群龙无首的北方正等待一场新的危机;在广州,陈炯明的兵变再次削弱了孙中山的地位,“护法军政府”不断遭遇合法性重创,“联俄联共”成为国父案头上新的选择。为什么一九二四如此充满戏剧性?面对多个选择,苏俄为何最终决定与孙中山合作?黄埔军校真的是“草台班子”吗?请听刘怡和历史学者纪彭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怡 得到app专职作者,前《三联生活…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韩国人对戒严令这个词有着深入骨髓的恐惧。历史上,韩国共发布过16次戒严令,曾为半岛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和回响。而历史的惯性如同肌肉记忆,随时等待着新介质的招魂。2024年12月3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全国范围内实施紧急戒严令,这一决定在韩国政坛和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并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何尹锡悦会选择发动这场看似非理性的闹剧?从戒严讲话说起,这次戒严如何反映了“冷战的幽灵”?溯源历史结构,朝鲜半岛的“分裂体制”为何反而催生南北的共生关系,又如何影响了国家建构等一系列问题?请听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周晓蕾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周晓蕾,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 - 时间轴 - 09:00 戒…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12月4日,美国联合健康保险(UHC)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汤普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被一名蒙面枪手刺杀身亡,该案在全美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美国医疗体系再次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为什么医疗保险在美国积怨如此深重?回顾历史,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都经历过哪些重要节点?在特殊体制下,为何美国医保集团会坚决捍卫“州权”?请听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保险法专家何启豪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何启豪,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所副所长、副教授 - 时间轴 - 01:54 一场被美国民众“集体点赞”的公开谋杀 08:01 “排队3小时,问诊10分钟,账单960刀” 14:09 离群索居的阿米什人的医保难题 19:21 被…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波兰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家,这种热爱源自复杂的历史记忆,但也在历代写作者笔下成为了民族性格的定义与自我表达。中国与波兰在历史长河中早已相遇过,其中文学的意义尤其突出,成了中国与波兰时空对话时的精神桥梁:一位来自波兰的传教士如何为南明效忠,不远千里至罗马寻援?波兰历史名剧为何成为“文革”期间中国第一本发行的外国译著?今天中国的波兰语和波兰文化又呈现怎样的格局?请听波兰使馆政治处姚伟涛主任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李怡楠带来的精彩分享! 特别感谢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对本集节目的大力支持。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李怡楠,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 姚伟涛,波兰驻华大使馆政治处主任 - 时间轴 - 05:22 从中国波兰文学翻译最…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在全球所有王室之中,关注度最高和话题最多的无疑是英国王室。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英国王室的各类八卦和媒体信息也逐渐同步被亚欧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人民所熟知,戴安娜王妃车祸、威廉王子大婚、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等事件在中文媒体语境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媒体人,鲁豫一直对英国王室的八卦和消息充满好奇,并亲身参与了许多报道。最近几年,她翻译了《替补:哈里王子自传》,重新以译者的身份深入了解了哈里王子的内心世界。王室家庭有哪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别扭和规矩?在王室光环之外,作为儿子、恋人和普通人的哈里王子是怎样的?是什么促使哈里和梅根最终选择退出王室公职,选择新的生活?欢迎收听本期嘉宾鲁豫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陈鲁豫,资深媒…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长久以来,史学界偏爱寻求文明之间的差异,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解史立论。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却聚焦文明的共性,探索“行星史”的研究,试图在地球框架之下,理解行星的历史演变与人类欲望间的关系。一个单数的“行星史”何以可能?为什么人类欲望能够成为解释历史变迁的要素?人类的力量真的对地球产生了不可接受的影响吗?欢迎收听本期嘉宾侯深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侯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史,主攻环境史,译有《欲望行星》《帝国之河:西部的水、旱与成长》。著有《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自1971年哈菲兹·阿萨德上台开始,阿萨德家族已经统治叙利亚长达半世纪之久。然而,利维坦背后的叙利亚社会并不平静,散落在地方的各支军队与“政权”早已伏流暗涌,重建无望的叙利亚经济更加速了变动的进程。12月8日,叙利亚军方突然宣布阿萨德政权结束。两天以后,以穆罕默德·巴希尔为看守总理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当日正式接管权力,阿萨德政权正式宣告落幕。“阿拉伯之春”之后的大中东地区为何出现无政府趋势?叙利亚复兴党为何与十九世纪的欧洲民族思潮相连?作为“异端”的阿萨德家族如何兴起,又如何形成强人统治手段?请听本期节目刘怡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怡 得到app专职作者,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全球冲突报道者 - 时间轴 - 0…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与动物所前身静生生物所的奠基人,学衡派的主将,江西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这迥异的三重身份同属植物学先驱胡先骕一人,而他文理兼修的人生故事居然一度被世人甚至业内人所遗忘。江西、南京、四川,胡先骕做学问的足迹遍布全国:发现并命名让世界瞩目的“活化石”水杉,为经济作物与植物分类而奔走谋划,建起诸多屹立至今的科研重镇,并且长年诗词歌赋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尽头。世间曾有胡先骕,宛若水杉同葱茏。请听本期节目嘉宾,胡先骕孙女胡晓江与媒体人张彦武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胡晓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先骕全集》主编 张彦武,资深媒体人 - 时间轴 - 03:00 胡晓江重新发现祖父胡先骕 12:15 水杉为何以胡先骕命名…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12月4日午后,作家琼瑶在淡水家中离世,她在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我已经翩然的去了!”琼瑶曾出版过《窗外》等多部脍炙人口的言情小说,还参与制作了《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风靡一时的影视剧,对华语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回望琼瑶纯粹与自由的的一生,文坛对其作品的争议和批评也从未中断。不同时期,两岸琼瑶热有着怎样相似的社会背景?一位作家,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作品?面对生死,琼瑶给人们以怎样的生命教育启示?欢迎收听郑诗亮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时间轴- 06:58 两岸琼瑶热的同构:言论压抑与市场繁荣 09:17 张爱玲和亦舒的琼瑶印象 1…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在史学界,王权、君权和皇权之间的概念分类与使用常常充满争议。作为史学理论的研究者,雷戈老师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皇权主义脉络,以此呈现史学书写与中国历史的嬗变。从皇权诞生说起,“周秦之变”的影响力为何比“商周之变”要大?回到现实,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会产生“工具理性”与皇权博弈吗?为什么说“制诏权”是皇权的具体化,而其中又充满种种悖论?当帝制消失,专制传统如何继而在军阀中延续?欢迎收听本期节目雷戈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雷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有《简在帝心照汗青——早期帝国的真理史和权力史》 - 时间轴 - 02:00 「皇权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的核心问题」 08:00 天下共主:分封下的周天子仍然是一种专制…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提起日式生活,咖啡是重要的关键词和代表。醇厚平衡、酸苦结合,独特的口味偏好也让日式咖啡在世界中颇显特殊。而几百年之前,初引入的咖啡曾令日本人难以接受,因为药用价值才在小范围内开始推广。咖啡与日本社会的初次相遇发生了什么?日本第一家现代咖啡馆背后有着怎样的“大东亚”故事?大正时期的咖啡馆又是如何与风俗业挂钩,成为“特殊场合”?战后,日本咖啡又是怎样特立独行,最终演化成迥异的日式咖啡风格?欢迎收听沙青青和约小亚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许冰清(新浪微博:@约小亚holic) 沙青青(微信公众号:13号埋立地) - 时间轴 - 05:15 从「唐茶」到「兰方神药」:咖啡与日本的初遇 07:45 「可否茶馆」:日本最早…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纽约作为全球化大都会的活力从何而来?纽约的城市发展有着怎样的内在政治逻辑?纽约市政府如何进行“企业化”运营?面对公与私的矛盾冲突,纽约的社区与政府之间如何进行博弈来达成平衡?纽约市政府官员对城市规划建设有着怎样的利益计算?通过城市规划师、纽约市预算局前分析师罗雨翔老师的介绍,我们得以了解纽约独特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机制,以及复杂的利益博弈如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的实现。 - 本期话题成员 -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罗雨翔,美国注册城市规划师,参与以及主持北美二十多个地区的地产开发、经济发展政策与公共领域投资项目,曾就职于纽约市政府,著有《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 时间轴 - 00:33 预算局分析师的“侦探”角色 03:…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在甲午战争的传统叙事里,海战是战局的焦点,故事的核心是“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如何惨败日本海军,但历史却并非如此。在海军史专家陈悦的研究中,真正推动与决定甲午战争进程的是陆战。回到一百三十年前俯瞰全貌,为什么说甲午是一场全局失败的战争?在“帝党”与“后党”的博弈下,清廷内政如何一步步走入这场战争?已被解散的湘军,为何在三十年后重新出现在甲午战场?欢迎收听《沉没的甲午》作者陈悦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陈悦,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著有《沉没的甲午》 - 时间轴 - 10:30 关注舆论传播中对甲午战争的「误读」 25:30 在半岛「驱虎吞狼」的战略失误 30:15 甲午战争与背后的帝党后党之争 40:45 决定…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庶民能发声吗?著名庶民研究学者斯皮瓦克曾发出这样的经典之问。在过去的历史书写中,小人物的故事常常被遮蔽、遗忘,而回望生活,正是“庶民”的经历织就了历史深处的细节。美国历史学者史景迁的《王氏之死》正是对庶民生活的一次回顾和“发现”。理解中国社会,为什么要回到一个清代的山东县城?蒲松龄的聊斋世界如何成为历史书写的材料?面对一桩悲剧,怎样将梦境写入历史学著作?请听王笛和袁长庚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袁长庚,人类学者,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王笛,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家 - 时间轴 - 08:15 史景迁与黄仁宇在美国史学界的不同命运 16:45「在没有大人物、大事件的地方了解中国」 22:00 县志、回忆录和《聊斋》中…
  continue reading
 
- 导语 - 作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和以赛亚·伯林不喜欢彼此,甚至伯林厌恶阿伦特到了反感与之并列的程度。在后世学者的眼中,汉娜·阿伦特和以赛亚·伯林在许多核心问题上都存在着重要的分歧。同样作为流亡的犹太学者,两人为何即对“自由”等关键的抽象概念产生差异,又在“犹太复国主义”等政治行动上形成不同的观点?半世纪后重新回溯,后人如何误解了“平庸之恶”?当20世纪思想家面对当代美国政治,阿伦特和伯林会给出怎样的智识判断?重新回到学术传统,为什么说两人又同样是“惺惺相惜”?欢迎收听刘擎、包刚升老师带来的精彩讲述!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擎,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Короткий довідник

Слухайте це шоу, досліджуючи
Відтворит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