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6 | 歐洲塑膠產業危機
Manage episode 454101995 series 3586944
🎙️ 📈🌏
「當歐洲塑膠業關廠潮來襲,亞洲與美國的崛起意味著什麼?」
🌍 描述全球塑膠市場的現況,特別是歐洲市場的衰退,與亞洲和美國產能增加的強烈對比。
🤔 問題引出:歐洲的環保政策是進步的契機,還是產業退縮的原因?
🎯 第一部分:歐洲塑膠產業的縮減現況 📉
歐洲塑膠產量2023年大幅下降8.3%,且回收模式「機械回收」自2018年以來首次下滑。
歐洲市場份額:2006年的28%暴跌至2023年的12%,顯示市場競爭力的流失。
🏭 石化廠關閉潮:
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與Sabic等大公司已開始退出歐洲市場。
🔍 衰退原因分析:
🌿 歐盟委員會的氣候政策與嚴格監管。
🛠️ 全球廉價塑膠材料供應過剩,削弱歐洲的競爭力。
🎯 第二部分:亞洲與美國的塑膠產能增長 🚀
📈 數據亮點:
全球塑膠產量去年增長3.4%,其中60%的新增石化產能來自中國。
美國和亞洲成為吸引投資的主要地區。
🏗️ 新增產能的驅動因素:
原料成本低(如頁岩氣的運用)。
相對寬鬆的監管環境。
龐大的塑膠需求市場。
🐉 中國塑膠產業的崛起:
政策支持的產能擴張。
國內與出口市場的需求驅動。
🎯 第三部分:歐洲的環保目標是助力還是阻力? 🌱
🌍 環保政策的「兩面性」:
✔️ 助力:加速循環經濟轉型,減少塑膠污染。
❌ 阻力:高監管與缺乏市場競爭力導致企業關廠或外移。
💡 反思問題:歐洲是否能在「環保」與「產業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
🎯 第四部分:全球塑膠產業未來的三大趨勢 🌐
循環經濟的進一步推動 ♻️:
歐洲是否會加速投資更有效率的回收技術?
亞洲與美國能否實現綠色轉型?
塑膠需求的重新分布 📊:
隨著產能轉移,塑膠需求市場的變化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國際競爭的新格局 ⚔️:
亞洲、美國的市場擴張對歐洲意味著什麼?
--
2024-11-18 - 世界新聞網- 歐洲塑膠製造商將打算關石化廠 對新產能的投資流向亞洲和美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9/8368185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70 епізоді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