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Shostakovich: 24 Preludes ↠ 從調性裡感受作曲家最深刻的悲痛
Fetch error
Hmmm there seems to be a problem fetching this series right now.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uly 29, 2023 23:17 ()
What now? This series will be checked again in the next day. If you believe it should be working, please verify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includes actual episode links. You can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immediately fetched.
Manage episode 298510422 series 2957351
蕭斯塔科維契,掛著「社會主義勞工英雄獎」與「列寧勳章」的得主,到底是社會主義的英雄;還是悲憤的控訴者?
1917年2月,革命爆發,聖彼得堡大街上湧現罷工與示威人群,突如其來的衝突中,蕭斯塔科維契親眼目睹一個哥薩克人用軍刀殺死一名男童,他發足狂奔回家。驚懼的流血事件,反而讓民眾褪去恐懼再度走上大街為革命受難者哀悼,四方湧入的送葬人群中有蕭斯塔科維契與他的家人。當晚,這個11歲的男孩在鋼琴前寫下了《紀念革命犧牲者的送葬進行曲》。
一個月後,流亡西方的列寧乘著火車回到聖彼得堡在車站發表著名演說,在那改變人類歷史的一夜,蕭斯塔科維契也與同學激動地混在車站人中。「我深信,是這場革命使我成為作曲家的。」晚年在一次電視訪問中他這樣說道。用音樂傳達生命炙熱的渴望,讓蕭斯塔科維契出色的作品立刻受到矚目,快速竄升為蘇聯當紅作曲家。他的第一號交響曲也在西方世界備受好評,「本世紀最有才情的作曲家」名號不逕而走。
然而少年得志的他卻於1936年因一齣寫實歌劇《馬克白夫人》而大大得罪當局,據說史達林因這「傷風敗俗」的音樂憤怒地衝出劇院。接踵而來的,則是一連串嚴酷的整肅,噤若寒蟬的蕭斯塔可維奇甚至已備好一只行李箱,隨時準備告別家人。
1941年二次大戰德俄火線開打,列寧格勒(原聖彼得堡)遭受德軍圍城872天,蕭斯塔科維契自願從軍,創作音樂激勵民族鬥志。
1942年第七號交響曲於莫斯科演出中,空襲警報響起,卻沒有觀眾起身離席。樂聲結束後全場起立喝采,毫不理會舞台上頻頻高喊疏散避難的安全人員。傳奇的故事傳送到西方世界,第七號交響曲的樂譜甚至以顯微膠片形式被送到美國,立刻造成轟動,在西方各地上演超過六十多次。
然而,戰後的「民族英雄」卻依然逃不過史達林的整肅。1948年起又一波大難臨頭。音樂家再次噤若寒蟬,被迫為自己思想上的「謬誤」公開道歉。1949年他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派到紐約參加國際會議,但卻沈默寡言,對媒體答非所問,當然立刻給了西方媒體揶揄嘲諷的好素材,在《證言》一書中他痛苦的回憶道:「我當時所想的只是,我還必須活多久呢?」
(以上文字出自遠見雜誌 2005年9月號 ,文:劉家渝)
·
這集中,從《二十四首前奏曲》的調性裡,感受作曲家最深刻的悲痛。
(00:58) 第10首,升C小調
(04:58)第14首,降E小調
(11:07) 第一首,C大調
·
音樂
Shostakovich: 24 Preludes, Op. 34,
蕭斯塔高維契:《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34,第一首C大調、第10首升C小調、第14首降E小調。
·
演奏
徐嘉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4 епізодів